小咪游世界-嵩山
嵩山,古名为外方、嵩高、崇高,位于河南省西部,属伏牛山系,地处登封市西北面,是五岳的中岳。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,嵩山又分为少室山和太室山两部分,共72峰,最高峰峻极峰高达1491.7米。1982年,嵩山被中国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。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评选为“世界地质公园”。2007年5月8日,嵩山少林景区又被中国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嵩山是中国道教圣地,佛教的发祥地,也是中国新儒教的诞生地。

在中国,没有哪座山像嵩山一样举足轻重,五岳之中,其为中岳。中,在汉语中意义非凡。崔融《贺封禅表》:“嵩维中岳,洛阳下都。三台崛起,五衢相映。风雨交会,实惟天地之中。”敢称得上天地之中的,自然不容小觑。那么,它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座山?

嵩山山峰众多,多陡峭,无限风光在险峰。在经历了23亿年前的“嵩阳运动”,8亿年前的“中岳运动”,5、6亿年前的“少林运动”,三次大的地壳运动之后,逐渐形成了山脉。走进嵩山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博奥和神秘……

在山间遍布着众多奇形怪状的岩石,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;又经过约两亿年,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,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,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。嵩山岩石-质地坚硬,光泽明亮;傲立在悬崖上的树展示嵩山的性格,两亿三千年前后,在中国的版图上,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,南北广大地区的“燕山运动”,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的推挤,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。

著名佛教圣地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上,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,现为世界文化遗产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,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,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,故名“少林寺”。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(495年),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,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。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,现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、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。

跨入少林寺,方知七进院落,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藏经阁(法堂)、方丈院、立雪亭、千佛殿。另外,寺西有塔林,北有初祖庵、达摩洞、甘露台,西南有二祖庵,东北有广慧庵。其中,大雄宝殿与天王殿、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。大雄宝殿供释迦牟尼、药师佛、阿弥陀佛的神像;天王殿供四大天王;藏经阁藏书八百万卷等。而我最感兴趣的却是六祖堂、立雪亭、千佛殿。内容丰富,文化独特。

少林武术创于北魏,兴于隋唐,盛于元明。其最大的特点就是 “禅武合一”。禅为武之主,武为禅之用。即武是禅的表现,是禅生命的有形化;禅是武的精神本质,以禅入武,便可达到武术的最高境界。也就是说,少林功夫不仅仅是套路数百套,拳械数十种,七十二绝技,以及擒拿、格斗、卸骨、点穴、气功等独特的功法。它还包含着一种精神,这种精神是禅宗智慧赋予的。修习者首先表现为对佛教的信仰,包括智慧信仰和力量信仰。也有人称“武术禅”,其意思是一致的,武术禅是提供一个人人可以亲身去做,最终“见性成佛”的参禅路径,是学佛的一个法门。也就要求用一颗参禅心去练武,离开了这颗参禅心就无从谈起。少林功夫早已把武和禅融化在一起了,每一拳、脚在运动中,已含有禅意了,所谓“念念不忘禅”,达到物与我两忘的境界,故能出神入化,淋漓尽致。总而言之,禅,赋予了少林功夫更为丰富的内容,使少林功夫表现出特有的轻松、自在和神化之境界;武,赋予了禅宗修行的有效途径,使禅宗的妙悟有了躬身践履之体验。

最后,借乾隆帝《宿少林寺》诗作为结束语。诗曰:
明日瞻中岳,今宵宿少林。
心依六禅静,寺据万山深。
树古风留籁,地灵夕作阴。
应教半岩雨,发我夜窗吟。